今年以来,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着力锻造过硬队伍,涌现出一大批对党忠诚、司法为民、敢于斗争、务实奉献的先进典型。9月24日,自治区司法厅举办“强国复兴有我——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典型代表巴彦淖尔监狱生活卫生科副科长马旭璋、包头市九原区司法局沙河司法所所长赵雪枫、五原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矫治科科长武巴力胜、乌兰监狱职工韩冰、通辽市科尔沁区余粮堡司法所所长贾弘波、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大队长李丹丹、伊金霍洛监狱纪委书记苏志华、超伦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永强八位同志,用朴实的语言、真实的事例、真挚的情感,讲述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感人故事。为积极营造全系统崇尚英模、学习英模、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设置“感受奋进力量 激励忠诚担当”先进事迹宣讲专栏。希望全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向英雄模范学习,学习他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冲锋在前、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恪尽职守、实干担当的敬业精神,深刻汲取榜样力量,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树立起内蒙古司法行政干警担当作为、晋位争先的良好形象。
愿为萤火,照亮百姓寻常生活
——内蒙古超伦律师事务所
主任 李永强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这是鲁迅先生写在《热风》当中的一段文字,初读时我15岁,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立志将来要成为如先生所鼓励的追光青年,愿为萤火,奔赴山海。
25岁时,我成为了一名律师,今年是律师执业的第23年。回首来路,内心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的一件事,那就是作为律师,可以在他人危急的时候伸出法律援手,可以让法治阳光照亮百姓寻常生活。
从事律师工作以来,我累计代理过千余件诉讼案件,有自治区标志性建筑物权争议纠纷,有老牌国企改制重组案件,也有央视报道的内蒙古信访第一案。我常想,一个案件虽然只是律师执业生涯中的一次工作经历,但对当事人来讲,却是百分百的遭遇战、甚至命运战,有可能就是他的人生转折,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
2021年8月一个热浪滚烫的下午,我被紧急通知参加政府工作会议,会议室被某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回迁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因为房价上涨,开发商拒不承认回迁协议,政府决定委托顾问律师为88户回迁群众通过诉讼坚决维权。
政府的信任,让大家更深深感到案件的分量。之后整整半个月,我们团队挨家挨户去走访调研。因为开发商逾期交房,着急用房结婚的年轻人已经多次延后了婚期,有的回迁户蜗居在子女家10平方米的狭窄客厅一住就是三年,一些老人甚至担忧有生之年还能否住的进新房。他们很焦躁,认为社会就不该为难老实本分的老百姓,更多时候很脆弱,即使不说话,我都懂他们需要帮助的那份急切而又沉重的心情。
越深入研究我们越发现,这个案件不简单,开发商和回迁户签订的涉案合同很特殊,涉及拆迁安置补偿、回迁安置住房房源储备采购、房屋买卖三种复杂的法律关系,同时交叉行政与民事两种法律行为,几乎每一个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障碍。但大家决定,越难越要迎难而上,在一个追求法治的社会里,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还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是律师的初心,更是法治的信仰。
那段时间,律师楼办公室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一遍遍修改诉讼方案,一句句斟酌抗辩观点,一次次模拟法庭辩论,不能让案件疑点在法庭上没有解决方法,不能让诉讼风险没有对策应对,不能让法理争议没有化解办法,“穷尽”案件解决的所有可能,才对得起回迁群众热切期望,对得起政府的信任和重托。
案件一共进行了六次庭审,庭审现场容纳不了全部人员,回迁户们就在法院门口耐心等待。庭审过程也异常地紧张艰难,每一个焦点问题都交锋激烈,第一轮辩论我陈述了70分钟的代理意见,现场还多次响起掌声,主审法官也破例当庭对律师的专业表现提出了表扬。庭审结束后,回迁群众都主动留下来与我们一起总结复盘,他们不再只是愤怒,开始对案件进行理性思考,更加关注分歧、矛盾、问题所在。渐渐地,在他们充满信任的神情中,我看到了法律从纸面走入每个人现实生活的光影。
整整两年半的坚持和较量,我们打赢了这场官司!回迁群众兴高采烈乔迁了新居!这一天,我的手机上收到了业主邀请我们团队去新家做客的信息:“李主任,第一顿饭必须请你,没有你们就没有这个新家。”我给大家传看着信息,那一刻的情绪激动又柔软,那些熬的夜、加的班、烧的脑、掉的发,所有努力过的时光,原来就是为了让我们见证每一位百姓更美好的生活。万家灯火,是一座文明城市这么美好的存在!
这些年,我带领团队代表基层人民政府、村居自治组织,参与了400余件涉访涉法事件处理工作,参与了上百件的旧城区改造项目和城市建设开发项目的非诉讼法律服务,梳理、归纳涉及基层政府共计3017项行政权利,为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出具600余份法律意见,为自治区80多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业务提供法律支持,参与了十余部地方性法规的起草与修订工作,同时为基层培训了千余名的行政执法、社区工作人员。
做律师有时候确实很累,但被社会需要、被政府和人民信任,不正是人这一辈子的价值所在吗!
从18年前开始直到今天,每周我都会走进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法治直播间》节目,为听众朋友解答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后来团队青年律师也陆续加入进来,每当国家法律或自治区地方性法规颁布实施,都会邀请我和同事们第一时间为社会解读,现已录制了1000余期法治节目。一次去兴安盟办案,在出租车上打电话的时候,司机突然问道“你是李永强律师吧?”我满脸的惊讶。他说:“我开车总听你的节目,多亏和您学到了法律知识,才没有被人忽悠做担保,要不然我现在也成法院的被强制执行人了。”生活中温暖的时刻有时就是这样随处可见,我们帮助他人,也常常会温暖到自己。
今年6月,我的第一本书《听见——法治直播间》正式出版了,这本书记录了2014年至2024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内蒙古的铿锵足音,见证了内蒙古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十年。我们在胡格吉勒图案再审庭审现场,与媒体第一时间向全国传回了无罪宣判的声音;在呼和浩特市金河镇曙光村,持续跟进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激扬了律师力量;我们跟踪巴彦淖尔市王立军案直至改判,让收购玉米的农民经纪人都松了一口气;我们还在清水河县的窑洞前讲授过农产品带货的电商法律课,在武川县东土城乡卫生所为大家分享医疗帮扶的各项法律政策措施。
我很庆幸,自己成为了一名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的责任和使命。2021年我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2023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佳法治人物。作为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法律给我们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我们愿把它带给更多的人,陪伴他们走出困境,沐浴阳光,更好地安居乐业。
今年以来,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着力锻造过硬队伍,涌现出一大批对党忠诚、司法为民、敢于斗争、务实奉献的先进典型。9月24日,自治区司法厅举办“强国复兴有我——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典型代表巴彦淖尔监狱生活卫生科副科长马旭璋、包头市九原区司法局沙河司法所所长赵雪枫、五原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矫治科科长武巴力胜、乌兰监狱职工韩冰、通辽市科尔沁区余粮堡司法所所长贾弘波、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大队长李丹丹、伊金霍洛监狱纪委书记苏志华、超伦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永强八位同志,用朴实的语言、真实的事例、真挚的情感,讲述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感人故事。为积极营造全系统崇尚英模、学习英模、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设置“感受奋进力量 激励忠诚担当”先进事迹宣讲专栏。希望全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向英雄模范学习,学习他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冲锋在前、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恪尽职守、实干担当的敬业精神,深刻汲取榜样力量,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树立起内蒙古司法行政干警担当作为、晋位争先的良好形象。
愿为萤火,照亮百姓寻常生活
——内蒙古超伦律师事务所
主任 李永强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这是鲁迅先生写在《热风》当中的一段文字,初读时我15岁,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立志将来要成为如先生所鼓励的追光青年,愿为萤火,奔赴山海。
25岁时,我成为了一名律师,今年是律师执业的第23年。回首来路,内心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的一件事,那就是作为律师,可以在他人危急的时候伸出法律援手,可以让法治阳光照亮百姓寻常生活。
从事律师工作以来,我累计代理过千余件诉讼案件,有自治区标志性建筑物权争议纠纷,有老牌国企改制重组案件,也有央视报道的内蒙古信访第一案。我常想,一个案件虽然只是律师执业生涯中的一次工作经历,但对当事人来讲,却是百分百的遭遇战、甚至命运战,有可能就是他的人生转折,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
2021年8月一个热浪滚烫的下午,我被紧急通知参加政府工作会议,会议室被某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回迁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因为房价上涨,开发商拒不承认回迁协议,政府决定委托顾问律师为88户回迁群众通过诉讼坚决维权。
政府的信任,让大家更深深感到案件的分量。之后整整半个月,我们团队挨家挨户去走访调研。因为开发商逾期交房,着急用房结婚的年轻人已经多次延后了婚期,有的回迁户蜗居在子女家10平方米的狭窄客厅一住就是三年,一些老人甚至担忧有生之年还能否住的进新房。他们很焦躁,认为社会就不该为难老实本分的老百姓,更多时候很脆弱,即使不说话,我都懂他们需要帮助的那份急切而又沉重的心情。
越深入研究我们越发现,这个案件不简单,开发商和回迁户签订的涉案合同很特殊,涉及拆迁安置补偿、回迁安置住房房源储备采购、房屋买卖三种复杂的法律关系,同时交叉行政与民事两种法律行为,几乎每一个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障碍。但大家决定,越难越要迎难而上,在一个追求法治的社会里,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还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是律师的初心,更是法治的信仰。
那段时间,律师楼办公室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一遍遍修改诉讼方案,一句句斟酌抗辩观点,一次次模拟法庭辩论,不能让案件疑点在法庭上没有解决方法,不能让诉讼风险没有对策应对,不能让法理争议没有化解办法,“穷尽”案件解决的所有可能,才对得起回迁群众热切期望,对得起政府的信任和重托。
案件一共进行了六次庭审,庭审现场容纳不了全部人员,回迁户们就在法院门口耐心等待。庭审过程也异常地紧张艰难,每一个焦点问题都交锋激烈,第一轮辩论我陈述了70分钟的代理意见,现场还多次响起掌声,主审法官也破例当庭对律师的专业表现提出了表扬。庭审结束后,回迁群众都主动留下来与我们一起总结复盘,他们不再只是愤怒,开始对案件进行理性思考,更加关注分歧、矛盾、问题所在。渐渐地,在他们充满信任的神情中,我看到了法律从纸面走入每个人现实生活的光影。
整整两年半的坚持和较量,我们打赢了这场官司!回迁群众兴高采烈乔迁了新居!这一天,我的手机上收到了业主邀请我们团队去新家做客的信息:“李主任,第一顿饭必须请你,没有你们就没有这个新家。”我给大家传看着信息,那一刻的情绪激动又柔软,那些熬的夜、加的班、烧的脑、掉的发,所有努力过的时光,原来就是为了让我们见证每一位百姓更美好的生活。万家灯火,是一座文明城市这么美好的存在!
这些年,我带领团队代表基层人民政府、村居自治组织,参与了400余件涉访涉法事件处理工作,参与了上百件的旧城区改造项目和城市建设开发项目的非诉讼法律服务,梳理、归纳涉及基层政府共计3017项行政权利,为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出具600余份法律意见,为自治区80多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业务提供法律支持,参与了十余部地方性法规的起草与修订工作,同时为基层培训了千余名的行政执法、社区工作人员。
做律师有时候确实很累,但被社会需要、被政府和人民信任,不正是人这一辈子的价值所在吗!
从18年前开始直到今天,每周我都会走进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法治直播间》节目,为听众朋友解答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后来团队青年律师也陆续加入进来,每当国家法律或自治区地方性法规颁布实施,都会邀请我和同事们第一时间为社会解读,现已录制了1000余期法治节目。一次去兴安盟办案,在出租车上打电话的时候,司机突然问道“你是李永强律师吧?”我满脸的惊讶。他说:“我开车总听你的节目,多亏和您学到了法律知识,才没有被人忽悠做担保,要不然我现在也成法院的被强制执行人了。”生活中温暖的时刻有时就是这样随处可见,我们帮助他人,也常常会温暖到自己。
今年6月,我的第一本书《听见——法治直播间》正式出版了,这本书记录了2014年至2024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内蒙古的铿锵足音,见证了内蒙古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十年。我们在胡格吉勒图案再审庭审现场,与媒体第一时间向全国传回了无罪宣判的声音;在呼和浩特市金河镇曙光村,持续跟进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激扬了律师力量;我们跟踪巴彦淖尔市王立军案直至改判,让收购玉米的农民经纪人都松了一口气;我们还在清水河县的窑洞前讲授过农产品带货的电商法律课,在武川县东土城乡卫生所为大家分享医疗帮扶的各项法律政策措施。
我很庆幸,自己成为了一名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的责任和使命。2021年我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2023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佳法治人物。作为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法律给我们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我们愿把它带给更多的人,陪伴他们走出困境,沐浴阳光,更好地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