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长辈版 无障碍浏览 登录 / 注册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呼和浩特司法局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全面依法治市
  • 立法意见征集
  • 三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呼和浩特市司法局
退出长辈版
  • 网站首页
  • 全面依法治市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立法意见征集
  • 政务动态
  • 互动交流

呼和浩特市政务诚信再推进

来源: 呼和浩特市司法局  发布日期: 2024-11-22 17:08   
A+ A- 印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牢牢抓住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发展契机,服务“六大工程”工作大局,以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先行先试,进一步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为呼和浩特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京津冀呼”优势互补,以合作明晰自身发展定位

2024年新年伊始,呼和浩特市正式加入京津冀“区域通办”城市群行列。借力“京蒙合作”机制,共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一体化平台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异地业务办理。与北京、天津、河北各地政务大厅建立沟通机制,呼和浩特市首批推出京津冀呼通办事项214项。目前,已与北京市朝阳区、大兴区等11个区,天津市武清区、宝坻区等5个区,河北省廊坊市、雄安新区以及唐山市曹妃甸自贸区建立了政务服务合作关系。

“跨省通办”牵线搭台,拓展政务服务合作朋友圈

呼和浩特市印发《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推动身份证办理、护照办理、社保卡申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和结算、社保公积金转移接续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目前共签订跨省通办协议14份,通办地区涉及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办清单以国家公布158项“跨省通办”事项为基础,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优化事项种类及通办方式,截至2024年9月,市本级2024年度共办理“跨省通办”事项45.35万次。

“全区通办”凝聚共识,助力跨盟市办理“无障碍”

行政审批局牵头市本级12个行业主管部门、9个旗县区政数局共同推进第二批“全区通办”工作,梳理市本级“全区通办”事项共计122项。全区通办事项除涉及公安机关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外,其他政务服务事项均已进驻市、县两级综合政务服务大厅“全区通办”窗口办理,设置通办事项联络员50余人。截至目前,共办理其他盟市提交的“全区通办”事项申请34件。

“呼包通办”区域协同,为同城化高质量发展赋能

呼和浩特、包头两市年初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呼包同城化”发展。统一政务事项清单和要素,在签约192项事项基础上,会商增加了“非公司企业法人注销登记”等41项高频事项,并统一事项的名称、办理时限、申请材料、审查要点和收费标准“五大要素”。搭建“线上+线下”便民通办渠道,两地在市本级政务大厅设置“呼包通办”窗口,在自治区政务服务网开设“呼包通办专区”功能模块,同时启用“跨域通办专窗”,实现远程实时视频会商。截至目前,通办事项总数达233项,其中涉企经营事项133项,个人办理事项100项。


党政机关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00014  
  • 地址:新城区水岸小镇G区2号楼
  • 电话:0471-6649669
  • 主办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司法局
  • 蒙ICP备1900495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02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统一标识 无障碍浏览
统一标识
呼和浩特市司法局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全面依法治市
  • 立法意见征集
  • 三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呼和浩特市司法局
首页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呼和浩特市政务诚信再推进
来源:呼和浩特市司法局发布日期:2024-11-22 17:08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牢牢抓住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发展契机,服务“六大工程”工作大局,以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先行先试,进一步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为呼和浩特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京津冀呼”优势互补,以合作明晰自身发展定位

2024年新年伊始,呼和浩特市正式加入京津冀“区域通办”城市群行列。借力“京蒙合作”机制,共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一体化平台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异地业务办理。与北京、天津、河北各地政务大厅建立沟通机制,呼和浩特市首批推出京津冀呼通办事项214项。目前,已与北京市朝阳区、大兴区等11个区,天津市武清区、宝坻区等5个区,河北省廊坊市、雄安新区以及唐山市曹妃甸自贸区建立了政务服务合作关系。

“跨省通办”牵线搭台,拓展政务服务合作朋友圈

呼和浩特市印发《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推动身份证办理、护照办理、社保卡申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和结算、社保公积金转移接续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目前共签订跨省通办协议14份,通办地区涉及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办清单以国家公布158项“跨省通办”事项为基础,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优化事项种类及通办方式,截至2024年9月,市本级2024年度共办理“跨省通办”事项45.35万次。

“全区通办”凝聚共识,助力跨盟市办理“无障碍”

行政审批局牵头市本级12个行业主管部门、9个旗县区政数局共同推进第二批“全区通办”工作,梳理市本级“全区通办”事项共计122项。全区通办事项除涉及公安机关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外,其他政务服务事项均已进驻市、县两级综合政务服务大厅“全区通办”窗口办理,设置通办事项联络员50余人。截至目前,共办理其他盟市提交的“全区通办”事项申请34件。

“呼包通办”区域协同,为同城化高质量发展赋能

呼和浩特、包头两市年初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呼包同城化”发展。统一政务事项清单和要素,在签约192项事项基础上,会商增加了“非公司企业法人注销登记”等41项高频事项,并统一事项的名称、办理时限、申请材料、审查要点和收费标准“五大要素”。搭建“线上+线下”便民通办渠道,两地在市本级政务大厅设置“呼包通办”窗口,在自治区政务服务网开设“呼包通办专区”功能模块,同时启用“跨域通办专窗”,实现远程实时视频会商。截至目前,通办事项总数达233项,其中涉企经营事项133项,个人办理事项100项。


  • 主办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司法局电脑版
  • 蒙ICP备1900495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023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00014
  • 地址:新城区水岸小镇G区2号楼 联系电话:0471-6649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