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长辈版 无障碍浏览 登录 / 注册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司法局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全面依法治市
  • 立法意见征集
  • 三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呼和浩特市司法局
退出长辈版
  • 网站首页
  • 全面依法治市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立法意见征集
  • 政务动态
  • 互动交流

法治政府建设 | 呼和浩特市:做优公共法律服务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来源: 呼和浩特市司法局  发布日期: 2025-06-23 16:21   
A+ A- 印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司法行政机关聚焦法治政府建设,践行法治为民宗旨,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与平台建设,提升服务便捷性与均等化水平,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一)推进法律援助市域通办“信用+法律援助”获评“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近日,一起涉及军人军属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在法律援助的有力支持下,得到了圆满解决,受援人王某某兄妹3人将一面写有“法律援助雪中送炭 优质服务为兵解忧”的锦旗送到了呼和浩特市法律援助中心。

2023年11月,现役军人王某某母亲在某医疗机构治疗期间亡故,由于事故责任认定不明晰,院方赔偿意愿不强,突遭家庭变故的王某某在迷茫与无助之时申请了法律援助。呼和浩特市法律援助中心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指派办案经验丰富的律师承办此案,先后经历了调解、诉讼、司法鉴定等一系列严谨的流程。2025年2月26日,新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庭审,法院判处医院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王某某及其弟弟妹妹550993.71元,并由医院承担大部分案件诉讼费,医院未提出上诉,判决生效并顺利履行。

在法治建设进程中,法律援助是联结公平正义与群众期盼的重要桥梁。为推进全市法律援助服务一体化建设,健全惠民便民工作机制,呼和浩特市司法局制定《呼和浩特市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工作实施方案》,实现群众“只跑一次”即可获取法律援助服务。创新构建“信用+法律援助”模式,在全市推行法律援助经济状况告知承诺制,将办理时限压缩近2天。相关实践成果《“信用+法律援助”提升为民服务质效》获评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奖。


(二)创新推行“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31类84项。

“太感谢你了,这面锦旗请务必收下!”近日,土左旗中山村村民屈女士将写有“服务热情 尽职尽责 再接再厉 砥砺前行”字样的锦旗送到公证人员钟诚手中。此前,屈女士来到呼和浩特市北疆公证处驻土左旗政务服务中心办证窗口,因农村房屋继承公证事项寻求帮助。

屈女士的公公婆婆早已离世,二老育有4个子女,其中长子、次子也先后去世,且均已组建家庭、养育子女。屈女士与晚辈亲属多次沟通协商,一致同意将已故公公名下的房屋过户至屈女士名下。但根据乡政府农村房屋审批部门要求,需办理放弃继承权公证及继承权公证才能办理后续继承手续。该房屋因历史原因,既无房产证也无档案留存,并涉及多位亲属的代位继承、转继承等问题,办理过程困难重重。

面对上述难题,公证人员钟诚加班加点反复核查亲属关系证明、死亡证明等材料,仔细比对每一个时间节点和人物关系,遇到疑问及时联系相关当事人核实,在确认所有材料属实后,钟诚依法为当事人办理了公证。最终,屈女士凭公证书顺利完成房屋权属变更登记,困扰其许久的“心病”圆满解决。公证服务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呼和浩特市创新推行“最多跑一次”公证服务,覆盖31类84项公证事项。市北疆公证处整合人才、技术、管理资源,构建“总部+分点”服务网络,推动公证服务从“分散低效”向“集约高能”转型;实施“六个工程”专项服务,推出涉企“降费快办”、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涉外公证“一站式通道”等创新举措,保障首府重大项目实施和群众法治需求,为公共法律服务转型升级提供示范。


(三)智慧司法解锁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

在玉泉区小黑河镇达赖庄村,呼和浩特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将法治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通过“呼和浩特司法通”法律服务线上平台(以下简称“司法通”)演示申请调解、查询法律法规等功能,手把手指导村民操作,实现“指尖普法”;在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景区等文旅地标处设置普法宣传点、张贴醒目标识,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扫码,“司法通”让线上普法覆盖面不断扩大;下岗工人李女士通过“扫码”找到公益律师,追回欠薪;独居老人在村里“法律明白人”的引导下,识破了保健品骗局……

呼和浩特市司法局创新打造“司法通”平台,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移动服务、随身服务、人工咨询和AI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将公共法律服务整合为人工咨询、电话咨询、视频咨询、智能机器人咨询,法律援助、公证、人民调解和代拟法律文书、模拟判决等三大类25个场景,通过微信小程序让群众“一触即达”,实现对法律资源、服务场景、服务方式的系统性重塑,推行“一村一社区一码”覆盖全市9个旗县区1401个村(社区),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法律顾问”,让公共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遇事找法就找“司法通”,足不出户、指尖办理,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让“司法通”成为越来越多首府市民学法、问法、用法、靠法的新途径。截至目前,“司法通”平台用户已突破11.3万人,线上提供法律服务1.7万余次。

呼和浩特市司法局紧扣“数字法治、智慧司法”,高标准深化公共法律服务改革,持续丰富完善系统功能,不断健全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首府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党政机关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00014  
  • 地址:新城区水岸小镇G区2号楼
  • 电话:0471-6649669
  • 主办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司法局
  • 蒙ICP备1900495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02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统一标识 无障碍浏览
统一标识
呼和浩特市司法局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全面依法治市
  • 立法意见征集
  • 三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呼和浩特市司法局
首页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法治政府建设 | 呼和浩特市:做优公共法律服务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来源:呼和浩特市司法局发布日期:2025-06-23 16:21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司法行政机关聚焦法治政府建设,践行法治为民宗旨,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与平台建设,提升服务便捷性与均等化水平,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一)推进法律援助市域通办“信用+法律援助”获评“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近日,一起涉及军人军属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在法律援助的有力支持下,得到了圆满解决,受援人王某某兄妹3人将一面写有“法律援助雪中送炭 优质服务为兵解忧”的锦旗送到了呼和浩特市法律援助中心。

2023年11月,现役军人王某某母亲在某医疗机构治疗期间亡故,由于事故责任认定不明晰,院方赔偿意愿不强,突遭家庭变故的王某某在迷茫与无助之时申请了法律援助。呼和浩特市法律援助中心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指派办案经验丰富的律师承办此案,先后经历了调解、诉讼、司法鉴定等一系列严谨的流程。2025年2月26日,新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庭审,法院判处医院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王某某及其弟弟妹妹550993.71元,并由医院承担大部分案件诉讼费,医院未提出上诉,判决生效并顺利履行。

在法治建设进程中,法律援助是联结公平正义与群众期盼的重要桥梁。为推进全市法律援助服务一体化建设,健全惠民便民工作机制,呼和浩特市司法局制定《呼和浩特市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工作实施方案》,实现群众“只跑一次”即可获取法律援助服务。创新构建“信用+法律援助”模式,在全市推行法律援助经济状况告知承诺制,将办理时限压缩近2天。相关实践成果《“信用+法律援助”提升为民服务质效》获评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奖。


(二)创新推行“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31类84项。

“太感谢你了,这面锦旗请务必收下!”近日,土左旗中山村村民屈女士将写有“服务热情 尽职尽责 再接再厉 砥砺前行”字样的锦旗送到公证人员钟诚手中。此前,屈女士来到呼和浩特市北疆公证处驻土左旗政务服务中心办证窗口,因农村房屋继承公证事项寻求帮助。

屈女士的公公婆婆早已离世,二老育有4个子女,其中长子、次子也先后去世,且均已组建家庭、养育子女。屈女士与晚辈亲属多次沟通协商,一致同意将已故公公名下的房屋过户至屈女士名下。但根据乡政府农村房屋审批部门要求,需办理放弃继承权公证及继承权公证才能办理后续继承手续。该房屋因历史原因,既无房产证也无档案留存,并涉及多位亲属的代位继承、转继承等问题,办理过程困难重重。

面对上述难题,公证人员钟诚加班加点反复核查亲属关系证明、死亡证明等材料,仔细比对每一个时间节点和人物关系,遇到疑问及时联系相关当事人核实,在确认所有材料属实后,钟诚依法为当事人办理了公证。最终,屈女士凭公证书顺利完成房屋权属变更登记,困扰其许久的“心病”圆满解决。公证服务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呼和浩特市创新推行“最多跑一次”公证服务,覆盖31类84项公证事项。市北疆公证处整合人才、技术、管理资源,构建“总部+分点”服务网络,推动公证服务从“分散低效”向“集约高能”转型;实施“六个工程”专项服务,推出涉企“降费快办”、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涉外公证“一站式通道”等创新举措,保障首府重大项目实施和群众法治需求,为公共法律服务转型升级提供示范。


(三)智慧司法解锁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

在玉泉区小黑河镇达赖庄村,呼和浩特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将法治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通过“呼和浩特司法通”法律服务线上平台(以下简称“司法通”)演示申请调解、查询法律法规等功能,手把手指导村民操作,实现“指尖普法”;在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景区等文旅地标处设置普法宣传点、张贴醒目标识,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扫码,“司法通”让线上普法覆盖面不断扩大;下岗工人李女士通过“扫码”找到公益律师,追回欠薪;独居老人在村里“法律明白人”的引导下,识破了保健品骗局……

呼和浩特市司法局创新打造“司法通”平台,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移动服务、随身服务、人工咨询和AI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将公共法律服务整合为人工咨询、电话咨询、视频咨询、智能机器人咨询,法律援助、公证、人民调解和代拟法律文书、模拟判决等三大类25个场景,通过微信小程序让群众“一触即达”,实现对法律资源、服务场景、服务方式的系统性重塑,推行“一村一社区一码”覆盖全市9个旗县区1401个村(社区),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法律顾问”,让公共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遇事找法就找“司法通”,足不出户、指尖办理,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让“司法通”成为越来越多首府市民学法、问法、用法、靠法的新途径。截至目前,“司法通”平台用户已突破11.3万人,线上提供法律服务1.7万余次。

呼和浩特市司法局紧扣“数字法治、智慧司法”,高标准深化公共法律服务改革,持续丰富完善系统功能,不断健全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首府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 主办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司法局电脑版
  • 蒙ICP备19004953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023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00014
  • 地址:新城区水岸小镇G区2号楼 联系电话:0471-6649669